当前位置:首页 > 人际关系 > 什么是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的例子和启示

什么是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的例子和启示

2025-05-23 21:09:19 [心理资讯] 来源:重庆闻哒

留面子效应是什留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面效面效可能性增加的现象。这与“拆屋效应”相似,应留即先提出较大的例和要求,接着提出较小的启示要求,接着提出较小的什留要求,比直接提出较小的面效面效要求更容易被接受。心理研究者查尔迪尼等人曾做过一项研究,应留要求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例和大学生分成两组,对于第一组大学生,启示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什留需要两个小时,面效面效但只有1/6的应留学生答应了这个请求。对于第二组大学生,例和研究人员首先请求他们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启示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谢绝了。他们接着提出了一个小的要求,让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两个小时。一大半学生都答应了这个请求,他们认为这个请求较上一个太容易了。为什么在拒绝了别人一个很大的要求后,人们会愿意答应对方一个小小的要求作为补偿呢?心理学家称之为“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到别人,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形象,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为了恢复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个小一点的要求。

  留面子效应的生活例子

(一)学校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成绩优秀而骄傲情绪日盛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留面子”的办法,即先提出一个较高的目标要求,抑制他们的骄傲情绪,使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后再以较低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以克服优等生中的“高原现象”,使优生更优。另外,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采取留面子效应的原理。一般来说,喜欢做作业的学生很少,即使优秀的学生,也希望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能少一些。这样的话,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先布置多一些,等学生有所反应的时候,装作让步的姿态说:“那这样吧,你们可以选做里面的一些题目”。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埋怨作业比较多,反而感觉是老师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作业的效率也没有降低。

(二)婚恋家庭

恋爱与婚姻中,我们总有一些心理需求希望得到满足,这时我们不妨会用“留面子效应”。例如,夫人需要先生每半年陪她国内旅行一次,但夫人知道不喜欢旅游的先生很可能会拒绝,夫人就先和先生说:“最近有个欧洲十国游性价比特别高,我们能一起去吗?”先生的理由一如既往,工作忙碌没时间,贷款压力也大。夫人这时说:“确实,欧洲十国的要求有些过分,但我也是看我们最近工作都太辛苦了,才想着去旅游放松下,要不我们去南通休息几天吧。现在南通发展的很快,旅游条件又好。”这时,先生跟预期的一样,虽然有点为难,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婚恋家庭中,这样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伴侣更容易接受,一方面因为已经拒绝过第一个请求,再拒绝一个情面上过不去;另一方面,两个要求的比较,让伴侣不自觉地被带进你的节奏中去。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假如说某人拒绝别人的要求之后,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让步,给对方一个面子,让对方获得一定的满足。出于补偿,拒绝别人后对别人提的下一个要求的接受性就会增加。比如:你打算在朋友那里借200元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告诉朋友:“能借我200元钱吗?”朋友可能马上回答:“我也手头紧呢”,借钱没能实现。另外一种是先告诉朋友:“能借我500元钱吗?救急用”,此时朋友可能会说:500元没有,先借你200元行吗?”这样你的目的就实现了。学会合理运用“留面子效应”,可以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向别人发出请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也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利用其他人。而且“留面子效应”不是所有场合都可以使用的,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对象,如果对方没有与你有很亲密的关系,你却想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也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四)单位工作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利用“留面子效应”,先给员工一个较大的压力再将压力降低,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例如,年底了,企业效益不好,没有钱来发年终奖了,如果直接宣布不发年终奖,可能会导致员工强烈的不满,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留面子效应”。先在公司放出消息,由于效益不好,企业不得不在年底裁掉一部分员工。就在很多人惶恐不安的时候,老板再正式宣布,虽然效益不佳,本来打算裁掉部分员工以压缩成本的,但是公司决定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决定不裁员,但是大家的年终奖可能就发不了。这种策略解决了员工可能会因为没有年终奖产生不满情绪的状况,而且让大家更庆幸没有被裁员。这样做既安抚了员工,也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更加忠诚和信任。

  留面子效应的启示

启示1:先大后小,循序渐进

当你想要想对别人提出一个请求时,可以先说一个大一些、困难一些的要求,再说一个小一些、实际一些的要求,这样对方答应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当你想要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时,不妨做出适当的退让。有时,一点小小的退让会使对方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而更容易答应你的要求。“留面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但应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为了一已之私,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留面子效应”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提出需求的合理程度。

启示2:跳一跳,够得到

“留面子”效应对教育的启示是,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需要考虑要求是否适度。对孩子的要求要掌握好分寸,过高的要求,孩子可能难以承受,自信受到打击,物极必反;过低的要求又容易放任自流,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育引导中可以运用“留面子效应”,在总体要求确定的基础上,给孩子设计一个一个“小步子”的要求,正所谓“跳一跳,够得到”,帮助孩子收获自信,一步一步地自我提高,完善自己。

(责任编辑:成长心理)

推荐文章
  • 女生提议早睡,如何幽默回应?技巧大揭秘!

    女生提议早睡,如何幽默回应?技巧大揭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需要回应他人话语的场景。当女生提醒我们“早点休息”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方式来回应,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可以选择调侃自己,展现幽默和不拘小节的一面。例如,我们可以 ...[详细]
  • 青少年非理性决策心理学

    青少年非理性决策心理学 导读什么是青少年非理性决策心理学?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包括教育、社交、职业等方面。然而,由于大脑发育未成熟、经验尚浅等原因,青少年在做出 ...[详细]
  • 心理分析爱说话的孩子怎么教育,教育言辞直率孩子的心理策略

    心理分析爱说话的孩子怎么教育,教育言辞直率孩子的心理策略 导读教育言辞直率孩子的心理策略在现代社会中,与人沟通的能力被视作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有些孩子天生就爱说话,表达能力强,言辞直率。这类孩子往往能在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然而,直率的言辞 ...[详细]
  • 心理解读对于逃学的学生如何处理,逃学者应该如何应对

    心理解读对于逃学的学生如何处理,逃学者应该如何应对 导读逃学的学生心理解读逃学是一种不良行为,通常代表着学生对学校、家庭和自己的教育未来持有消极态度。逃学的学生可能经历着内在的心理挣扎和矛盾,需要通过深入的心理解读来找到问题的根源。逃学者的内心挣扎逃学 ...[详细]
  • 挽回女友的16句感人话,让女朋友复合暖心的话

    挽回女友的16句感人话,让女朋友复合暖心的话 在感情里,除了甜言蜜语哄女朋友的话,还有很多话可以说的哦!根据不同场景对应着不同的感人的话,暖心话等等,下面一起和小编看看吧!挽回女友的16句感人话1、在阳台看着窗外的风景,脑海里不断地想着,你那时坚 ...[详细]
  • 心理答复沉溺游戏怎么

    心理答复沉溺游戏怎么 导读沉溺游戏的心理机制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能够提供逃离现实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压力、焦虑和社会交往的种种挑战,许多人选择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慰藉。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不仅仅是消遣,它甚至成为了一个人 ...[详细]
  • 心理讲解孩子不礼貌如何教育,如何有效教育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心理讲解孩子不礼貌如何教育,如何有效教育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导读不礼貌行为的心理根源不礼貌行为通常源自孩子对社会规范的不理解或模仿大人的行为。当孩子年幼时,他们往往无法识别复杂的社交规则,并且情况有时会因家庭环境、同伴影响或文化差异而加剧。一些孩子可能在家庭中 ...[详细]
  •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9个方法需重视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9个方法需重视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并非单纯是学业的压力,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认知。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们会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而在这个时候,性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 ...[详细]
  •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哪些 会导致哪些心理问题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哪些 会导致哪些心理问题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氛围、家庭文化等方面。原生家庭对个人心理性格、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性格方面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比较稳 ...[详细]
  • 心理讲明为什么亲子关系差怎么办

    心理讲明为什么亲子关系差怎么办 导读亲子关系差怎么办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被广泛认为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石。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还能在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时提供支持。相反,亲子关系差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 ...[详细]
热点阅读